找到相关内容3534篇,用时5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析敦煌文献中所见的念佛法门

    朝暮课本里依然通用:  愿灭三障清烦恼,愿得智慧心明了。  普愿罪障并清除,世世常行菩萨。  值得注意的是,有的卷子出现了似乎反对称名的内容,如S.1807号之〈西方净土赞〉:  ……至心归〔命〕礼...音已,皆悉念佛念法念僧。舍利弗,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,所以者何?彼佛国土无三恶趣。舍利弗,其佛国土尚无三恶之名,何况有实?是诸众鸟,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,变化所作。舍利弗,彼佛国土,微风吹动,...

    张子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1270845.html
  • 儒佛两家同体精神之对照

    发菩提心,因菩提心,成等正觉,其行菩萨,至  于自舍其头目手足者有之,未闻有餐食众生肉以自肥者。同  体大心之显现与否?大悲心之真切实践与否?均以能否断荤  一事觇之。  (一一)众生违于一真法界,...之见,遂讳言两家义理上本  源精神之融通,这是很可惜的,著者谨就同体精神,对儒佛  两家作对照之观察。  儒家本于性天一贯之,展现内圣外王之学,以成就我  国的国家社会中,道德文化的价值,实为中华...

    朱世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2670914.html
  • 蔡耀明:《大般若经·第二会》的严净/清净 (2)

    东京:岩波书店,1970年),页509;瓜生津隆真,〈净佛国土?菩萨〉,《日本佛教学会年报》第58号(1993年),页1-16。   注2   参阅:Edward Conze, The Praj~...无相?无愿之法,即能超过一切声闻独觉等地,能得菩萨不退转地,能净佛道。」(p. 13a)   注8   尔时,具寿舍利子问善现言:「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时?净菩提?」(p. 130c)   ...

    蔡耀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33571037.html
  • 佛教各宗对净土分类的看法

    品往生为凡,复有三乘圣贤。  二、大小同住土----谓阿罗汉、辟支佛及大力菩萨;舍  三界分段身,生界外净土中也。  三、独菩萨所住土----谓菩萨过二乘,居土亦异,如  香积世界,无二乘名,亦如七宝...西晋的阙公则为第一人。其后愿生西方的俗,虽然每  一朝代都陆续不绝,然而东晋的慧远大师最为著名。慧远大  师在南方的庐山结成白莲社,日夜领众精修,依般舟三昧经  的念佛三昧,以期往生,而成为我国净土教...

    宏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0871071.html
  • 虚云和尚禅法要旨之探讨

    五通。此是性中本具,不必注意。我们学佛人,当明心见性,解脱生死,发菩提心,行菩萨。从浅言之,即“诸恶莫作。众善奉行”,不但不可损人利己,更宜损己利人。果能切实去做,由戒生定,由定生慧,一切自知自见,...,并非依于思维的活动而来,必须具备戒定慧的修持,才是正觉之,解脱的法门。戒定慧被称为佛法三无漏学,意即依此修持可断烦恼,直趋菩提之境。  虚云和尚对于佛学的见解,是合乎佛陀教法的本怀,因为他重视戒律...

    胡健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4271148.html
  • 昙鸾大师念佛法门研究

    ,确有其卓然独立之处,他继承龙树菩萨之二说,而又别有创新,力倡二二力说,论证了依佛力得往生之真实不虚。昙鸾这一「他力本愿」的修行理念与对易行道的自觉倡导,树起中国净土法门简易修行的不二旗帜。为后世...为难行道,靠他力的为易行,这就是他的二二力说。难行道和易行道的说法最初出现在龙树所著的《十住毗婆沙论》卷五《易行品》一章内,「佛法有无量门,如世间,有难有易,陆道步行则苦,水道乘船则乐。菩萨道亦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271186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伦理及其哲学基础

    他人有利,是指为救济一切众生而致力行善。自利也就是自度;利他就是度他,普渡众生。自利利他就是上求菩萨,下化众生的菩萨。「自觉觉他」是自利利他的同义语,指大乘菩萨自己觉悟又令其它众生觉悟。大乘佛教要求...佛教根本理论苦、集、灭、「四谛」中,「道谛」如「八正道」即是实现人生理想「涅盘」的方法,是伦理的重要内涵。佛教的戒、定、慧三学的戒学和定学,尤其是戒学实属于伦理道德修养的学说。佛教是伦理道德色彩相当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4071302.html
  • 竺道生思想之理论基础

    ,则自然能够成佛,能发菩提心(正觉成佛之心)  ,行菩萨(自利利他之行),这样依理而论,自无阐提可言  ,因此道生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。  但是六卷泥洹经为何又说阐提没有佛性﹖这是劝令听众  多发正...随僧伽提婆研习有部之学,并受学鸠  摩罗什深得般若之旨。高僧传本传谓其「常以入之要,慧  解为本。故钻仰群经,斟酌杂论,万里随法,不惮疲苦」,  因而得以摄受涵泳空有两宗的学说,以建构独特的思想。本  ...

    刘贵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0671323.html
  • 加强佛教自身建设 共同构建和谐社会——参加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扩大会议的三大语系佛教代表访谈录

    切生命的关系都要和谐,都要和谐相处。  “善用其心,善待一切”的处事方法是修学菩萨道开始,我们应该承担自己这付责任和使命。  明生法师(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、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):作为宗教界人士,我这... 我们还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为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一些实事:  (一)从保护生态环境做起。我认为在全国佛教界中应该积极推行多用香花、清水供佛,少插香,插文明香,以表示对佛菩萨的敬意。因为现在某些做香的...

    桑吉扎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83171409.html
  • 禅学悟道与生命实存——蔡日新先生访谈录

    佛刊发表,颇觉得台港佛教在实行大乘的菩萨方面作得很不错,在弘扬佛教文化事业上所作的贡献尤为显著。从此以后,我对佛教倍生信仰(在此之前也曾几度持斋坐禅),亲身体念也更加深刻了,加之每年往往到安居的佛学院去上课,并且参与他们的共修,由是与更亲。打这以后,案头之书皆黄卷,与友人之交谈多为禅观心见,书法作品也只限于禅门诗偈,殆而今而后,绝不复再作世俗文字了。   问:先生的学术专业志趣,目前是偏向于...

    蔡日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83771420.html